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隋朝
柳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东解人字茂和
柳惔孙。
少聪慧,弱冠有令名。
驸马都尉
梁元帝时奉使北魏,俄而江陵陷,遂入关中
北周时自麟趾学士累迁太子侍读天官都上士,拜仪同三司昌乐县,转御饰大夫
刘昉等引杨坚主政,进位上开府,拜内史大夫,委以机密
隋开皇元年,进位大将军,拜许州刺史,在官清简,吏民怀之。
曹州刺史
卒谥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慧藏南北朝末隋初 522 — 6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2—605 【介绍】: 僧。
赵郡平棘人俗姓郝
年十一出家,登具前即通讲《涅槃经》。
继习律学,终习诸经论,穷性体义,以华严为归。
北齐后主武成间,诏于太极殿讲《华严经》,时以为荣。
北周时返俗。
隋时仍为僧。
文帝开皇七年,诏征入,谒帝于内殿,为时六大德之一。
卒于长安空观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赵国平棘郝氏子也。
年十一出家。
讲涅槃即如法。
既具戒品。
而研究毗尼。
久之受智论十地华严般若等经论。
年四十欲疏华严。
然未易笔削。
于是遁居鹊山
涧饮木食。
谢绝尘累。
以精思其义。
而仰希圣證。
为决所惑。
忽夜闻空中有声云。
是是。
齐武成请于太极殿开阐。
盛极一时。
周废教。
因亦屏迹。
隋初仍事薙染。
化行东川
开皇七年
诏六大德。
俱赴京师谒见。
于承明殿。
敷扬微奥。
允恊上心。
礼待殊渥。
诏住空观寺。
沙门智稳僧朗法彦等。
请弘金刚般若论。
标异新理。
统结辞义。
言无浮汎。
禀益之徒。
皆崇敬焉。
大业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以疾卒。
寿八十四。
弟子奉遗命。
陈尸林麓掩骼。
修塔于终南山
沙门明则制文勒碑。
释慧藏
姓郝氏
赵国平棘人
十一出家即流听视。
未登冠具屡讲涅槃。
剖折深奇符契文旨。
及律仪圆备更业毗尼。
行等明珠解逾前达。
未听智论十地华严般若经论博见之举人谁肯推。
但深穷性体义难抑伏。
皆仰谢高断罕不师焉。
年登不惑乃潜于鹊山
木食泉浆澄心玄奥。
研详虽广而以华严为本宗。
洞尽幽微未测邪正。
仰托圣助希示是非。
登即夜降灵感。
空中声言是是。
既闻斯告因撰义疏。
躬自传扬。
絓预学流普皆餐揖。
齐主武成降书邀请。
太极殿开阐华严。
法侣云繁士族咸集。
时共荣之。
为大观之盛也。
自尔专弘此部。
传习弥布。
属周毁经道。
刬迹人间。
迁息烟霞保护承网。
隋初开法即预出家。
讲散幽旨归途开悟。
化自东川风行草偃。
行成达义德以诱仁。
冰玉方心松筠质。
故法雨常流仁风普扇。
致使道俗庆其来苏。
蒙心重其开奖。
开皇七年
文帝承敬德音远遣徵请。
蒲轮既降无爽纶言。
乘机立教利见大人。
杖锡京辈仍即谒帝承明。
亟陈奥旨。
凡所陶诱允副天心。
即六大德之一也。
有敕加之殊礼。
故二纪之内四时不坠。
后以般若释论群唱者。
多至于契赏皆无与尚。
时有沙门智稳僧朗法彦
并京室德望神慧峰起。
祖承旧习希奉新文乃请开讲金刚般若论。
气截云霞。
智隆时烈。
将欲救拯焚溺。
即而演之。
于时年属秋方。
思力虚廓。
但控举纲致。
标异新理。
统结词义。
言无浮汎。
故禀益之徒恐其声止。
皆崇而敬焉。
大业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遘疾卒于空观寺。
春秋八十有四。
临终诚心旷济。
累属露骸。
弟子奉谨遗诀。
陈尸林麓。
掩骸修塔。
树于终南山至相寺之前焉。
立铭表德镌于塔。
沙门明则为制碑文。
见之别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阇那崛多南北朝末隋初 523 — 600
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
父为国之宰辅。
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
随本师历游诸国。
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
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
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
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
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
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德志
北贤豆揵陀罗国人。
髫龀出家于其国之大林寺
既登戒品之三夏
年方二十有七。
即与其落发师胜名。
得戒师志贤。
游方弘法。
路由迦臂施国踰大雪山。
备尝崄岨。
鄯州
西魏元年也。
周明帝武成初
驻锡长安草堂寺
未几誉彻上听。
诏偕胜名智贤二师。
后园论法。
且为造四天王寺。
传度梵文。
则十一面观音。
金仙所问经是也。
谯王宇文俭镇蜀。
邀俱往。
止龙渊寺。
建德废教。
逼从禄仕。
以死辞。
诏放归。
北陷突厥
连丁二师丧。
沙门宝暹。
僧昙等。
齐武平间西访经法。
获梵本二百六十部。
以东。
至是亦宿留突厥
以避周祸。
相得欢甚。
会隋受禅。
而暹等先以所获经来。
上诏访宿德传译。
开皇五年
崛多使者
谒文帝于洛阳
即诏就职于大兴善寺
时耶舍已亡。
久旷元匠。
更诏婆罗门僧达磨笈多
居士高天奴。
高和仁
兄弟。
同传梵语。
置十大德。
沙门僧休。
法粲。
法经
慧藏
洪尊。
慧远
法纂。
僧晖。
明穆。
昙迁
等。
监掌翻事。
铨定宗旨。
明穆彦琮重对梵本。
详审文义。
开皇二十年崛多唱灭。
春秋七十又八。
始终出经三十七部。
一百七十六卷。
则佛本行集。
法炬。
威德。
护念。
贤护
等是也。
阇那崛多
隋言德志北贤豆。
贤豆。
本音因陀罗婆陀那。
此云主处。
谓天帝所护故也。
贤豆之音。
彼国之讹略耳。
身毒天竺
此方之讹称也。
而彼国人。
总言贤豆而已。
乃之以为五方也。
揵陀啰国人也。
隋言香行国焉。
居富留沙富罗城
云丈夫宫也。
刹帝利种。
姓金(俱凡反)步。
此云项也。
谓如孔雀之项。
彼国以为贵姓。
父名跋阇逻婆啰。
此云金刚坚也。
少怀远量长乘清范。
位居宰辅燮理国政。
崛多昆季五人。
身居最小。
宿殖德本早发道心。
适在髫髫便愿出家。
二亲深识其度。
不违其请。
本国有寺名曰大林。
遂往归投。
因蒙度脱。
其郁波弟耶。
此云常近受持者。
今所谓和上
此乃于阗之讹略也。
名曰嗜那耶舍。
此云胜名。
专修宴坐妙穷定业。
其阿遮利耶。
此云传授
或云正行。
即所谓阿阇梨也。
亦近国之讹略耳。
名曰阇若那跋达啰。
此云智贤
遍通三学偏明律藏。
崛多自出家后。
孝敬专诚。
教诲积年。
指归通观。
然以豆圣境灵迹尚存。
便随本师具得瞻奉。
时年二十有七。
受戒三夏
师徒结游方弘法。
初有十人。
同契出境。
路由迦臂施国。
淹留岁序。
国王敦请其师。
奉为法主
益利颇周。
将事巡历。
便踰大雪山西足。
固是天险之峻极也。
至厌怛国。
既初至止。
野旷民希。
所须食饮无人营造。
崛多遂舍具戒。
竭力供待。
数经时艰。
冥灵所祐。
幸免灾横。
又经渴啰槃陀及于阗等国。
屡遭夏雨寒雪。
暂时停住。
既无弘演
栖寓非久。
又达吐谷浑国
便至鄯州
于时即西魏大统元年也。
虽历艰危心逾猛励。
发踪跋涉三载于兹。
十人之中过半亡没。
所馀四人仅存至此。
周明帝武成年。
初届长安
草堂寺
师徒游化已果来心。
更登净坛再受具足。
精诚从道尤甚由来。
稍参京辇渐通华语。
寻从本师胜名。
明帝诏延入后园。
共论佛法。
殊礼别供充诸禁中。
思欲通法无由自展。
具情上启。
即蒙别敕。
为造四天王寺。
听在居住。
自兹已后乃翻新经。
既非弘泰。
羁縻而已。
所以接先阙本。
传度梵文。
即十一面观音。
金仙问经等是也。
谯王宇文俭镇蜀。
复请同行于彼三年
恒任益州僧主
住龙渊寺。
又翻观音偈佛语经。
建德隳运像教不弘。
五众一期同斯俗服。
武帝下敕追入京辇。
重加爵禄逼从儒礼。
秉操铿然守死无惧。
悯其贞亮。
哀而放归。
路出甘州北由突厥
阇梨智贤还西灭度
崛多及以和上
乃为突厥所留。
未久之间和上迁化。
只影孤寄莫知所安。
赖以北狄君民颇弘福利。
因斯飘寓。
随方利物。
齐僧宝暹道邃僧昙等十人。
武平六年
相结同行采经西域。
往返七载将事东归。
凡获梵本二百六十部。
行至突厥
俄属齐亡。
亦投彼国。
因与同处讲道相娱。
所赍新经请翻名题。
勘旧录目转觉巧便。
有异前人。
无虚行苦同誓焚香共契宣布。
大隋受禅佛法即兴。
暹等赍经先来应运。
开皇元年季冬届止京邑
敕付所司访人令译。
二年仲春便就传述。
夏中诏曰。
殷之五迁恐民尽死。
是则居吉凶之土。
制短长之命。
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龙首之山。
川原秀丽卉木滋阜。
宜建都邑定鼎之基。
永固无穷之业。
在兹可域。
城曰大兴城
殿曰大兴殿。
门曰大兴门。
县曰大兴县
园花池沼其号并同。
寺曰大兴善也。
于此寺中传度法本。
时崛多仍住北狄。
至开皇五年
大兴善寺沙门昙延等三十馀人。
以躬当翻译音义乖越。
承崛多在北。
乃奏请还。
乃别敕追
崛多西归已绝。
流滞十年
深思明世重遇三宝。
忽蒙远访欣愿交并。
即与使乎同来入国。
于时文帝巡幸洛阳
于彼奉谒。
天子大悦赐问频仍。
未还京阙寻敕敷译。
新至梵本众部弥多。
或经或书。
且内且外。
诸有翻传必以崛多为主。
佥以崛多言识异方字晓殊俗。
故得宣辩自运。
不劳传度。
理会义门句圆词体。
文意粗定铨本便成。
笔受之徒不费其力。
试比先达抑亦继之。
尔时耶舍已亡。
专当元匠。
于大兴善更召婆罗门僧达摩笈多。
并敕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
同传梵语。
又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遵慧远法。
纂僧晖明穆昙迁等。
监掌翻事铨定宗旨。
沙门明穆彦琮
重对梵本再审覆勘整理文义。
昔支昙罗什等所出大集。
卷轴多以三十成部。
及耶舍高齐之世出月藏经一十二卷。
隋初后出日藏分一十五卷。
既是大集广本。
而前后译分。
遂便支离。
部帙羁散。
开皇六年
招提寺沙门僧就。
合之为六十卷。
就少出家专坊学。
虽加宣导恨。
文相未融。
乃例括相从。
附入大部。
至于词旨惬当未善精穷。
比有大兴善寺沙门洪庆者。
识度明达
国监写藏经。
更釐改就所合者。
名题前后甚得理致。
且今见翻诸
有多是大集馀品。
略而会之应满百卷。
若依梵本。
凡十万偈。
据以隋文可三百卷。
崛多曾传。
于阗东南二千馀里有遮拘迦国。
彼王纯信敬重大乘。
宫中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
王躬受持亲执锁钥。
转读则开香华供养。
或以诸饼果诱引小王令其礼拜。
此国东南可二十馀里。
山甚岩险有深净窟。
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花聚二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等凡十二部。
减十万偈。
国法相传防卫守护。
又有入灭定罗汉三人。
窟中禅寂。
每至月半。
诸僧就山为其净发。
此则人法住持。
有生之所凭赖。
崛多道性纯厚神志刚正。
爱德无厌求法不懈。
博闻三藏究真宗。
遍学五明兼闲世论。
行得道场之趣。
总持通神咒之理。
三衣一食终固其诚。
仁济弘诱非关劝请。
勤诵佛经老而弥笃。
强识先古久而逾诣。
士庶钦重道俗崇敬。
滕王仰戒范。
奉以为师。
因事尘染流摈东越
又在瓯闽道声载路身心两救为益极多。
至开皇二十年
便从物故。
春秋七十有八。
自从西服来至东华。
循历翻译合三十七部。
一百七十六卷。
即佛本行集法炬威德护念贤护是也。
并详括陶冶理教圆通。
明义结具流于世。
费长房三宝录。
隋高祖又敕崛多。
西域沙门若那竭多开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罗门毗舍达等。
于内史内省
翻梵古书及乾文。
至开皇十二年
书度翻讫。
合二百馀卷。
奏闻进内。
唐贞观内典录。
时又有优婆塞。
姓瞿昙氏
达磨般若。
隋言法智
父名般若流支。
备详馀传。
智本中天国人。
流滞东川遂向华俗。
而门世相传祖习传译。
高齐之季为昭玄都。
齐国既平佛法同毁。
因僧职转任俗官。
再授洋州洋川郡
隋氏受禅。
梵牒即来。
有敕召还使掌翻译。
法智妙善方言。
执本自传。
不劳度语。
译业报差别等。
成都沙门释智铉。
笔受文词铨序义体。
日严寺沙门彦琮制序。
隋代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宇文忻南北朝末隋初 523 — 5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86 【介绍】: 隋昌黎大棘人,字仲乐
宇文贵子。
儿时与群辈戏,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听命,时人奇之。
及长,骁勇善战,能左右驰射。
年十八从讨实厥有功,拜仪同三司
进爵化政郡公
杨坚友善,从讨尉迟迥之乱,战于邺,不利。
时邺士庶观于城上者数万人,乃射观者,观者乱。
大呼贼败,乘势力战,军大败。
功封英国公
,恩顾弥重,威名当世,帝微忌,以谴去官。
后以怨望谋逆,事泄被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窦荣定隋 ? — 5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6 【介绍】: 扶风平陵人
窦炽从子。
容貌魁伟,擅弓马,性深沉。
西魏文帝时千牛备身
宇文泰见而奇之,授平车将军
北齐战,不利,乃率精兵邀击,齐师却。
以功进位上仪同
其妻乃杨坚姊。
少与情契甚厚。
为相时,总统露门内两厢仗卫,常宿禁中。
,为右武卫大将军文帝数幸其第。
以佐命功拜上柱国
突厥,挫其锋,进爵安丰郡公
欲以之为三公,固让,乃止。
封陈国公谥懿
全隋文·卷九
荣定扶风平陵人
尚文帝姊安成长公主
西魏大统中,为千牛备身
平东将军,封宜君县
上仪同袭父善爵永富县公
进位开府,除忠州刺史
周建德末,加上开府,拜前将军佽飞中大夫
大象中,领左、右宫伯,拜洛州总管
隋受禅,坐事除名。
寻拜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宁州刺史,除秦州总管进爵安丰郡公
右武卫大将军,转左武卫大将军
开皇六年卒,赠冀州刺史谥曰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昉隋 ? — 5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6 【介绍】: 博陵望都人
北周武帝时侍太子,及嗣位,以技佞见狎,授大都督,迁小御正,宠冠一时。
宣帝卒,静帝年幼,杨坚辅政。
丞相,以为司马,又以定策功拜上大将军封黄国公
杨坚受禅建隋为文,进柱国,改舒国公
后与梁士彦宇文忻谋反,事泄被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范氏南北朝末隋初 527 — 6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7—618 【介绍】: 高阳人
范孝才女,许善心母。
少寡,博学有高节。
文帝知之,召入宫内侍皇后讲读,封永乐郡君
善心宇文化及杀害,临丧不哭,抚柩曰:“能死国难,我有儿矣。
”因不食十余日,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高劢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劢 清河王 556年—577年 高岳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渤海蓨人字敬德
高岳子。
北齐宗室后裔。
性刚直有干才。
袭爵,累迁至尚书右仆射
北齐后主北周所败,被俘,归北周
杨坚为相,器重之。
,上取陈五策。
行军总管
伐陈下江州,以功拜上开府洮州刺史
所在有惠政,民人悦附,号称治理。
后坐事免官,卒于家。
全隋文·卷二十
字敬德渤海蓨人
齐天保中袭父岳爵清河王,除青州刺史,历右武卫将军领军大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改封乐安王,转侍中尚书右仆射
出为朔州行台仆射
齐亡入周,授开府仪同三司
大象中检校扬州事。
隋受禅,拜楚州刺史,转光州刺史,加上开府,迁洮州刺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法论西梁至隋 528 — 6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南郡人俗姓孟
初住荆州天皇寺,博通内外,词理锋挺。
后梁明帝萧岿礼重之。
隋文帝时,召入道场,后住京师日严寺。
文帝仁寿寺法论特蒙接对。
炀帝东宫时,优礼弥厚。
即位后,特赐木皮袈裟,寻随驾至
卒年七十八。
有集。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孟氏。
南郡人
初住荆州天皇寺
旋自引去。
隐青溪之覆舟山
业成实。
尤善属文。
梁明帝雅重之。
屡徵召不赴。
炀帝在蕃邸。
躬礼致之。
追入京辇。
住日严寺。
谒文于仁寿宫。
诏于大宝殿赐净馔。
在座上诗颂德。
嘉叹。
炀帝在春宫。
宠眷弥厚。
大业元年
将移东门。
诏赐千秋树皮袈裟一领。
帛五百段。
毡四十领。
皇后赐狐腋皮坐褥法服等。
因随驾至
未几而卒。
年七十八。
志欲以粉藻黼黻宗乘。
尝续传名僧。
无所就。
有别集八卷。
行世。
释法论
姓孟氏
南郡人
初住荆州天皇寺
博通内外。
词理锋挺。
隐沦青溪之覆舟山
味重成实研洞文采。
谈叙之暇命笔题篇梁明帝重其雅素厚礼徵召。
而性在虚闲不流世供。
葛屦蒲服用卒生年。
隋炀在蕃远闻令德。
召入道场晨夕赏对。
王有新文颂集。
皆共询谋。
处俗传扬亟移岁序。
后入京辇住日严寺。
文帝时幸仁寿。
往谒见特蒙接对。
躬事展礼。
美其清悟。
为设净馔于大宝殿。
登即在坐。
上诗叙谈宫观宏丽今古。
高祖重加叹赏。
晋王之处春坊
优礼弥厚。
中使慰沃启疏相寻。
大业元年将移东阙。
下敕赐千秋树皮袈裟十领帛五百段毡四十领。
皇后赐狐掖皮坐褥及法服等物。
故其道望帝后咸供之隆重为类此也。
因随驾至
不久而终。
时年七十八矣。
皇上哀悼赙赠有加。
仍敕所在。
传送葬于荆楚
爰初莅法。
崇尚文府。
虽外涉玄儒。
而内弘佛教。
所以缀采篇什。
皆叙释风。
当即缵叙名僧。
将成卷帙。
未就而卒。
本遂不行。
顾惟高德有坠者众矣。
有别集八卷行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粲南北朝末隋初 529 — 613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姓孙氏
汴梁陈留人也。
幼年游学河北河南
东西关陇。
备历齐陈周境。
工问难。
善机谲。
自号为三国论师
开皇十年
诏住京师兴善寺。
十七年诏补为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
故著十种大乘论。
谓一通二平三逆四顺五接六挫七迷八梦九相十中道也。
仍于总化寺敷通。
以摄学众。
又著十地论两卷。
仁寿二年
诏诸州置塔。
内出所藏舍利。
选天下有道僧行分往以葬。
且约同日下坎。
帝于内道场。
盛作功德。
以候四方瑞应之报。
洪遵律师等陛辞。
帝曰。
法师等可遂因化事。
以荣还乡壤。
获葬舍利于汴州广福寺
其光景香气之瑞。
详于别录。
仁寿之季。
复以葬之滑州脩德寺。
其光景香气。
愈益奇炽。
帝屡加叹赏。
道士褚揉者。
善庄老。
一日诏公卿毕集。
老子
沙门不许预坐。
闻之。
率门人十馀。
𢹂行床。
排防卫。
径至其地而坐。
揉方序王。
且未命文。
即抗言激刺。
然词若俳谑。
而义寔张诠
席因散。
或以闻。
帝曰。
朕得与此人同时。
顾非福邪。
齐王暕钦渴谈论。
沙门吉藏得玄辩名。
王每欲摧挫之。
大业五年
大张法筵于其第。
会者三十馀人。
升座。
命章标问。
听者谓无以酬。
牒难接解。
又谓必无以嗣进。
如是往还四十馀番。
犹开析不滞。
王止之。
更令次座续答。
续问又二三十番而退。
王起执手而谢曰名不虚得。
名不虚得。
赠麈尾什物。
以褒显之。
九年卒于善。
春秋八十五。
弟子僧鸾僧凤
鸾返俗出仕。
别有传。
僧粲
姓孙氏
汴州陈留人也幼年尚道游学为务。
河北江南东西关陇。
触地皆履靡不通经。
故涉历三国备齐陈周
诸有法肆无有虚践。
工难问善博寻。
调逸古今风徽遐迩。
自号为三国论师
机谲动人是所长也。
开皇十年迎入帝里。
敕住兴善
频经寺任。
缉谐法众治绩著声。
十七年下敕。
补为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
故著十种大乘论。
一通二平三逆四顺五接六挫七迷八梦九相即十中道。
并据量经论。
大开轨辙亦初学之巧便也。
仍于总化寺敷通此论以摄学众。
又著十地论两卷。
穷讨幽致散决积疑。
仁寿二年文帝下敕置塔诸州。
所司量遣大德多非暮齿。
欲开阐佛种广布皇风。
躬率同伦洪遵律师等。
参预使任。
及将发京辇面别帝庭。
天子亲授灵骨。
慰问优渥。
曰。
陛下属当佛寄弘演圣踪。
等仰会慈明。
不胜欣幸。
岂以朽老用辞朝望。
帝大悦曰。
法师等岂又不以欲还乡壤亲事弘化
宜令所司备礼各送本州。
因奉敕。
送舍利于汴州福广寺。
初达公馆。
异香满院充塞如烟。
及将下塔。
还动香气如前蓬勃。
又放青光映覆宝帐。
寺有舍利亦放青光。
与今送者光色相糺。
又现赤光当佛殿上可高五尺。
复现青赤杂光在寺门上。
三色交映良久乃没。
具表闻。
详于别传。
仁寿年末。
又敕置塔于滑州修德寺。
初停馆宇。
夜放黄光遍满一室。
千人同见。
后放五色食顷方灭。
自尔求者辄现。
不可殚言。
及至塔寺夜别放光。
乃照一寺。
与昼无别。
有赵威德者。
患目积年。
蒙照平复。
当下塔日又放光明。
塔上空云五色间错。
或如贤圣仙人龙凤林树等象。
峙于云内
数万士女嗟咏成音。
前后往使皆感灵瑞。
文帝叹重更加敬仰。
李宗有道士褚揉者。
乡本江表。
陈破入
既处玄都。
道左之望探微辩妙拟阐三玄。
学鲜宗师情无推尚。
每讲庄老必听临。
或以义求或以机责随揉声相即势沈浮。
注辩若悬泉。
起啭如风卷。
故王公大人莫不解颐抚髀讶斯权变。
常下敕令揉讲老经。
公卿毕至。
沙门不许预坐。
闻之不忍其术。
乃率其门人十馀。
携以行床径至馆所。
防卫严设都无畏惮。
直入讲会人不敢遮。
揉序王将了。
都无命及。
因其不命。
抗言激刺。
词若俳谑义寔张诠
既无以通。
讲席因散。
群僚以事闻上。
曰。
斯朕之福也。
得与之同时。
齐王[日*东]。
见礼下筵钦兹叹咽。
常欲见其谈说。
故致于法会。
沙门吉藏者。
神辩飞玄望重当世。
王每怀摧削将倾折之。
大业五年西京本第盛引论士三十馀人。
登座咸承群难。
时众以为荣会也。
皆参预焉。
为论士。
英华命章标问义筵。
听者谓无以酬及。
牒难接解。
无以嗣。
往还抗叙四十馀翻。
犹开析不滞。
王止之。
更令次座接难。
义声才卷。
又续前难。
势更延累。
问还得二三十翻终于下座莫不齐尔。
时人异通赡坐制勍敌重继接他词慧发锋挺。
从午至夕无何而退。
王起执手而谢曰。
名不虚称。
见之今日矣。
躬奉麈尾什物。
用显其辩功焉。
而行摄专贞不贪华望及禅定郁起名德待之。
道行既隆最初敕命。
以高位厚味沈累者多。
苦辞不就。
大业九年卒于兴善。
春秋八十有五。
弟子僧鸾僧凤
并以继轨驰名。
本姓王
名为大业。
八岁通礼。
十岁讲传于江都
夙有惊俗之誉。
及投簪佛种。
经论有闻。
隋末返俗。
唐初出仕。
位至给事中
有别传。
自光徽绩。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照南北朝末隋初 529 — 6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9—611 【介绍】: 僧。
京兆人
幼为僧,师于静霭。
北周灭佛时,独居秦岭修习。
隋初,出鄠县田寺,养徒授业,名振渭川。
文帝末,栖隐岐山
文帝欲召见,遣杨素谒之,以老疾辞。
又欲重饰寺塔,亦拒之。
凡为僧六十余载,三衣不改,以戒行为世所重。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京兆人
未详氏族。
幼师静蔼出家。
所至感化。
屡获祥徵。
第恐眩众。
辄隐閟不敢泄。
周氏废教。
乃复独处秦岭
禅燕自娱。
每顾影笑曰。
世宁有乐过于此者乎。
彼朝市间。
俛仰尘俗。
一何鄙陋哉。
逮隋室隆兴
佛运益启。
遂筑神田寺鄠县南山之田谷。
聚徒综业。
名振渭川。
文皇在御。
仆射杨素
入山宣旨邀之。
不奉诏。
上愈益敬慕。
仍遣致香币。
而申之以诏曰。
禅师德居物议。
道映邃初。
穷处岩阿。
养素崇业。
朕甚嘉焉。
今送供奉。
用展翘敬。
亦有所施予。
且请受归戒。
皆不许。
大业七年
终于所居寺。
僧照
京兆人
不详氏族。
幼年入道。
师于静蔼
游履盛化。
每居幽隐频感徵异。
高恒度恐致惊俗。
故罕闻之。
俗遭周灭法。
不偶尘嚣。
独处秦岭高步苑。
顾影与心相娱自得。
乃曰。
吾今居此安泰
宁有乐过斯者乎。
彼城邑遗僧波波顺俗。
用斯优给一何倾附。
及隋初弘教。
遂于鄠县南山田谷。
立神田寺
养徒纵业。
名振渭川。
道俗崇仰立信弥积。
文帝末纪。
栖隐岐山
道德远闻。
意延相见。
左仆射杨素就宣敕旨。
躬迎谒见。
预知之。
告侍人曰。
当有贵客来至。
可办诸食。
明日果达山寺。
素威英自若勇悍无前。
及到之住篱。
不觉惬然丧胆。
下乘将进欲步不前。
乃通信达照。
端拱如初。
命素前进。
而通身沐汗。
情智失守。
才得传诏。
馀无厝言。
久时少解。
乃以情告曰。
山林幽静。
计无非异。
檀越善意相寻。
理无虚结。
食讫辞退。
曰。
蒙天子优及远延仁寿。
但道在幽通未假面奉。
又以老疾相继。
接对莫因。
具事闻。
述其情惧。
曰。
戒神之威也。
以卿雄武故致斯惮耳。
乃重敕赍香油。
再申景仰下诏曰。
禅师德居物议。
道映遂初。
躬处岩阿养素崇业。
朕甚嘉焉。
今送供奉用展翘敬。
以前虚仰景行重谒山门。
卑处身心方陈对晤。
为说正教深副本怀。
乃欲舍其金帛开广寺塔。
曰。
岩泉林野即可励心。
塔寺禅坊庄严城邑。
凡所送者一不受之。
又请受戒法。
以戒行轻毁沈浑难清。
乃为说慈悲仁育。
陈理喻遣。
竟不授戒。
斯亦体达机候之明匠矣。
大业七年终于山寺。
春秋八十有三。
一受具后。
仪奉宪章。
六十馀三衣不改。
虽重补缉而受持无离。
惟自将奉而侍者莫沾。
或有接持举者。
而重若太山
初无离席。
之捧接。
轻若鸿毛。
因事以详。
斯亦大德之清风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弘隋 ? — 5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0 【介绍】: 彭城丛亭里人字仲远
好学重节概。
初仕于北齐北齐亡,入北周为本郡太守
文帝受禅,平陈之役表请从军,以行军长史总管吐万绪渡江,以功加仪同封濩泽县公,拜泉州刺史
会高智慧乱,守城百余日,救兵不至,粮尽,城陷被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赵芬隋 ? — 5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0 【介绍】: 名或作棻
天水人字士茂
有辩才,仕北周有政绩,拜少御正
以明习故事,朝廷每有疑议,辄为评断。
杨坚为相时,尉迟迥司马消难阴谋往来,密白之,由是被信用。
,拜尚书右仆射内史
后老病,拜蒲州刺史,乞归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德林南北朝末隋初 531 — 5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591 【介绍】: 博陵安平人字公辅
少有才名。
北齐天保八年秀才,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曾参修国史
北周时为内史上士,主诏诰格式及选用山东人物。
后助杨坚受禅建隋,官内史,与高颎同修《隋律》。
及隋灭陈,授柱国郡公
文帝开皇十年,出为怀州刺史,岁余,卒官。
谥文
有文集。
又曾奉诏修《齐史》,未毕,其子百药续成,即《北齐书》。
全隋文·卷十七
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
齐天保八年,举秀才,射策上第,授殿中将军,谢病归。
乾明初,徵入议曹。
皇建初,授丞相府行参军
太宁初,除奉朝请
河清中,授员外散骑侍郎天统初,进给事中,直中书参掌诏诰,寻迁中书舍人
武平初,加通直散骑侍郎
寻除中书侍郎,进通直散骑常侍
承光中,授仪同三司
入周,为内史上士
宣政末,授御正下大夫
大象初,赐爵成安县,为丞相府属,加仪同大将军
从事中郎
隋受禅,授内史上仪同,进爵为子。
袭父爵,进爵安平县公
及平陈,授柱国郡公
以忤旨,出为湖州刺史,转怀州刺史
开皇十九年卒。
大将军廉州刺史
谥曰文
有《霸朝集》五卷,《集》五十卷。
(案:《隋书·李德林》,禅代之际,其相国总百揆,九锡殊礼,诏策、笺表、玺书,皆德林之辞也。
又案《霸朝集序》,静帝诏册皆德林作。
今据之,编入德林《集》中。
其馀,齐天统初武平初诏诰、入周以后诏诰、开皇初诏诰,未必出一人手,未敢编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梁睿南北朝末隋初 531 — 5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595 【介绍】: 名或作睿
安定乌氏人字恃德
梁御子。
少沉著明敏。
北周文帝时功臣子养于宫中数年。
后出仕,历数州刺史、安二州总管,有惠政。
王谦之乱,威震西川,声望特隆。
杨坚阴忌之。
后从薛道衡说,劝禅代。
悦。
受禅,顾待弥厚。
尝上伐陈、备边之策,帝嘉许之。
后以久居重镇,内心不自安,乃请还亲。
谢病于家,不交当道。
开皇十五年从上至洛阳卒。
谥襄
全隋文·卷九
字恃德安定乌氏人
西魏大统中袭父御爵广平郡公,累加仪同三司
寻为本邑大中正
恭帝时,加开府改封五龙郡公
周受禅,徵为御伯
出为中州刺史,镇新安,拜大将军进封蒋国公
入为司会,迁小冢宰
武帝时,历敷州刺史、安二州总管,进位柱国
大象中,为益州总管,进位上柱国
隋受禅,徵还京师
开皇十五年卒,谥曰襄
大业中,追改封戴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吕夸隋 ? — 5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1 【介绍】: 或作夸吕
隋时吐谷浑首领
北周时屡扰边郡。
文帝开皇初兵侵弘州,为元谐所破,率部远遁。
其名王十三人各率所部降。
吕夸在位久,喜怒无常,屡废杀其太子
其后所立太子惧见废辱而率所部降。
文帝抚慰之。
及隋平陈之后,遁逃保险,不敢扰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慧觉隋末唐初 531 — 6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620 【介绍】: 僧。
齐人,俗姓范
出家于并州武德寺。
明《华严》、《十地》诸经。
善讲演辩析。
每讲,来听者至不能容。
施主为之造千人讲堂。
著有《十地》、《华严》、《维摩》等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齐之范氏子
素明华严十地。
荣名远著。
门学成风。
大隋阐隆像法。
诏置武德寺于并城之南泽。
盖昔文皇相周之时。
躬履锋刃。
失捷逃难之地也。
以觉慧解彰。
闻诏居之。
受请高阳众盈千馀。
地隘莫容。
有施主为造大堂。
不日而就。
升座竖义。
闻者惬寤。
著华严十地维摩等疏。
并缵义章一十三卷。
行于世。
武德三年
猃狁南侵。
时小恙。
谓其门人曰。
吾去矣。
门人曰。
虏𡨥阻绝人路。
去将安之。
曰生死道长明当别矣。
乃悉出所畜。
饭嚫其众。
正念泠然逮且而化。
春秋九十矣。
释慧觉
俗姓范氏
齐人也。
达量通鉴罕附其伦。
而仪形秀峙。
眉目峰映。
衣服鲜洁。
身长七尺。
容止温弘顾步淹融。
锵锵然也。
执持行路。
莫不驻步迎睇而目送者。
其威仪感人如此。
明华严十地。
讲席相继流轨齐岱。
荣名远著门学成风。
大隋受禅阐隆像法。
文皇在周既总元戎。
躬履锋刃。
兵机失捷。
逃难于并城南泽。
后飞龙之日。
追惟旧壤。
开皇元年
乃于幽忧之所置武德寺焉。
地惟泥湿遍以石铺。
然始增基通于寺院。
周闾千计廊庑九重。
灵塔云张景台星布。
识解腾誉。
召而处之。
弘阐法门。
多以华严为首。
受悟请益。
宏略遵于四宗。
后被请高阳允当讲匠。
听众千馀堂宇充溢。
而来者不绝。
遂停法肆。
待有堂宇方可弘导。
爰有施主。
即为造千人讲堂。
缔搆斯须不月便就。
既登法座众引充满。
威容宏雅其状若神。
谈吐抑扬。
汲引玄隐。
披释冲洽。
听徒竦戴。
诚博义之弘量也。
著华严十地维摩等疏并缵义章一十三卷。
文质恢恢条贯伦约。
魏明德咸诵行之。
至武德三年
会猃狁南侵。
少有恙。
通告门人曰。
吾其去矣。
侍者曰。
今寇贼临城人路阻绝。
知何处去。
答曰。
生死道长去留无日。
明当别矣。
乃敕出身资为僧设食。
与众取诀。
通夜正念精爽冷然。
明相才出奄然从化
春秋九十矣。
初觉慧解之性素蓄胸襟。
福业摄生随喜者众。
凡有营理。
身助修治故寺之基趾。
咸由劝勉。
又闻往生净土园施为功。
不远千里青州
于并城开义寺种之。
行列千株供通五众
日呈茂美斯业弘矣。
时寺有二僧。
俱名智达。
远公门人。
善解当世。
武德之初京邑呈美。
又有明干者。
亦亚其伦。
相与传灯流芳不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世康南北朝末隋初 531 — 5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597 【介绍】: 京兆杜陵人
韦夐子。
少深沉明敏,有才华。
年十岁,州辟主簿
北周,进位上开府司会中大夫
杨坚为相时,忧尉迟迥为乱,乃授世康绛州刺史,在州有惠政。
,擢礼部尚书
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
闻人善,若已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吏部尚书,选用平允,请托不行。
朝廷称廉平
尝再三陈让乞休致,帝不许,再拜荆州总管,为政简静,百姓爱悦。
于州谥文
全隋文·卷九
世康京兆杜陵人雍州从事夐子。
西魏大统中,辟州主簿,历直寝,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
后仕,历典祠大夫硖二州刺史
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
宣帝时,入为民部中大夫,进位上开府,转司会中大夫
静帝即位,授绛州刺史
隋初,擢礼部尚书进爵上庸郡公,转吏部尚书
襄州刺史,免。
寻授安州总管,迁信州总管
复拜吏部尚书,出为荆州总管
开皇十七年卒。
大将军谥曰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蔡徵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济阳考城人字希祥
蔡景历子。
少聪敏,博识强记。
继母不慈而事之益谨。
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乃更名徵字希祥
初仕
陈宣帝太建中累迁至太子中舍人
后主重其才,迁户部尚书
陈亡入长安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合意。
久之,除太常丞,终于给事郎
全隋文·卷十三
字希祥初名览济阳考城人陈侍中抚军景历子。
梁承圣初,为南徐主簿太学博士
陈天嘉中,迁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外兵参军尚书主客郎。
太建中,迁太子少傅丞,新安王府主簿通直散骑侍郎晋安王功曹史,太子中舍人东宫领直。
父忧服阕。
袭封新丰县侯
戎昭将军,镇右新安王咨议参军
至德中,迁廷尉卿
寻为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左民尚书,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徙中书令
祯明末,权知中领军。
,除太常丞
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
卒年六十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庞晃南北朝末隋初 532 — 6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603 【介绍】: 榆林人字元显
以良家子仕北周,累迁上仪同,事卫王
杨坚随州刺史非常人,乃深自结纳。
受禅,拜右卫将军
性刚悍,与广平王杨雄高颎有隙,宿卫十余年官不得进。
后迁原州总管
卒谥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